本文共 128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建设合肥城市大数据中心、推广语音电子病历及应用平台、打造数字化“合肥市博物馆”……近日,《智慧合肥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纲要》)已获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。根据规划,到2020年,合肥将基本建成宽带、泛在、融合、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,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。
建设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
建设智慧城市,网络基础设施要先行。《规划纲要》提出,到2020年,“无线城市”建设基本完成,形成融合3G、4G、5G、WiFi及宽带固网的城域高速网络,主城区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%。
推进无线局域网(WLAN)建设,探索在全市范围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接入服务,实现行政服务大厅、公园景点、公立医院候诊区、文体场馆、交通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、窗口功能突出的重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免费接入。同时,到2020年前,实现百兆光纤到行政村和新农村,电子政务专网到各乡镇和农村社区。
到2020年,全市统一的城市大数据中心将建成,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。同时,建设大数据交易平台,制定完善大数据交易规范、交易标准和交易定价机制,推进大数据广泛应用。
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
未来,智慧城市建设将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。在智慧健康方面,《规划纲要》提出,新建合肥市卫生信息中心,建设市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和公众健康平台,实现卫生信息平台与医保、社保、医疗救助、金融管理系统以及各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共享交互。
同时,智慧医院建设将加快推进。未来,将实现全市统一的网上预约挂号,建设医学影像、临床检验、心电监测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,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。在健全全市人口电子健康档案、语音电子病历的同时,还将推动“居民健康卡”普及应用,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。
智慧医保方面,到2020年,实现银行社保卡全市居民全覆盖,实现城乡居民“一人一卡、记录一生、服务一生”的全市社会保障服务应用。
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建设
“移动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将政务服务搬到百姓家门口。根据《规划纲要》,我市将制定合肥智慧社区(城镇)建设行动计划,在试点探索基础上,加快形成合肥智慧社区建设标准,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建设,形成覆盖党建服务、综治服务、政务服务、民生服务的立体化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。
到2020年,主城区60%以上社区建成智慧社区,30%以上建制镇建成智慧城镇,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。在养老服务方面,将建设具有随时看护、健康管理、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养老信息化服务系统,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。
智慧图书馆、数字化“合肥市博物馆”……智慧文化也将给市民带来全新体验。到2020年,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智慧图书馆将覆盖全部社区和行政村。同时,合肥市馆藏文物也将以三维方式呈现在网络和APP、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,实现“指尖”游览博物馆。
未来,我市还将建立信用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。信用合肥方面,我市将在企业债券发行、环境和资源保护、安全生产管理、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管理、政府招标投标管理、财政资金申请等重点领域开展信用信息深度应用。
本文转自d1net(转载)